煤電行業步入新周期,政策調整助力能源安全,2022年投資額大幅增長 煤電行業迎來新的發展周期,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其兜底作用,確保用能需求。在能源安全和政策調整的雙重推動下,煤電行業成為焦點。2022年,國家提出煤電“三個8000萬”目標,上調“十四五”煤電發展目標,火電投資額實現顯著增長,同比增速分別為18.31%和35.27%。大型風光基地、負荷中心及電網支撐點電源的煤電項目成為主要發力方向。電力市場化改革推進下,煤電功能價值逐漸體現,價格實現市場化定價。在此背景下,煤電與煤炭的關系需統籌,共同承擔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助力新能源發展的任務。
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煤電兜底作用,確保用能需求。煤電作為基礎性、保障性電源,在新周期中扮演重要角色。
政策層面重視能源安全與保障,糾正“運動式減碳”,推動煤炭與新能源優化組合。《“十四五”現代能源體系規劃》提出構建現代能源體系,增強風險應對能力。
2022年國家提出煤電“三個8000萬”目標,上調“十四五”煤電發展目標。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煤電的兜底作用。
煤電建設新周期開啟,投資快速增長。火電投資額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實現18.31%和35.27%的同比增速。大型風光基地、負荷中心及電網支撐點電源的煤電項目成為主要發力方向。
電力市場化改革推進下,煤電功能價值逐漸體現。煤電價格實現市場化定價,調節價值和備用價值得到認可。煤電容量電價機制以電價補償形式體現頂峰備用價值。
新周期下,煤電與煤炭關系需統籌。煤炭與煤電行業面臨“頂牛”矛盾,產能周期不同帶來的潛在供需錯配需關注。
煤電新周期下,配套產業發展問題凸顯。煤炭開發布局加速西移,中東部資源枯竭問題加劇,鐵路、集運、倉儲等基礎設施需超前謀劃。
煤電與煤炭需共同承擔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助力新能源發展的任務。在“雙碳”目標約束下,科學應對煤電與煤炭及配套產業的關系至關重要。